這幾天媽跟弟一直打電話來,
下意識不想接,
想到快到的父親節,一整個很排斥。

 

後來媽媽又打電話來,這次我接了。
結果,不是我不想應付的父親節事情,
是媽打來說,妳怎麼電話都打不通啊,妳大學同學說要開同學會。

 

我跟媽說我休假,手機沒電,電池跟充電器都在公司。
我沒跟媽說的是,
雖然手機沒電,不過開機後有顯示訊息來電未接,
我知道家裡有打電話。

 

 

後來媽說完同學會的事情,
就問我說那最近在幹嘛,好不好,
我說沒幹嘛啊,就休假,今天在上班啊~

 

然後我媽又發揮她超怕打擾到我的習性,
就趕快說,好啦好啦,
然後就把電話掛了。

 

我來不及說,我不是說不可以講電話啊媽~

 

 

可是其實是可以有那麼一秒說出口的,
我卻沒有說,我只說了一聲「喂~」

 

下意識覺得,說出來了,
也不知道要跟媽繼續說什麼?

 

 

電話掛上之後,
我卻開始一直哭。哭得全身發麻,從腳麻到頭。

 

 

對於我的爸媽,我剛開始有數不盡的怒氣。
其實到現在也還是啦,
雖然已經沒那麼火大了可是還是會有點不爽,
不然我怎麼會排斥父親節呢?

 

(不過當然多數怒氣是衝著我爸)

 

 

但看了這篇文章,
你選擇自己的父母來投胎
加上最近看過不少書,文章,還有自己靜心的習慣後,
其實埋怨減少很多,
也不會自我哀怨了。

 

以前我真的很討厭我的家。
應該說我根本沒有「家」的概念,
我從小就是爺爺奶奶養大,我跟爸媽一點都不熟。

 

(現在一點一點回想,
發現很多事情,我的個性,都是有譜的,
小時候形成的,從父母對我的態度等等。。)

 

以前我常會很生氣的想「我為什麼有這種父母這種家庭啊!」
「我為什麼就沒有個像別人一樣正常的家!」
「為什麼別人的父母都不會這樣,就我的父母要變成我人生的累贅負擔」
「為什麼我都知道人生要靠的是自己,就我的父母不知道,虧我還叫他們爸媽!」

 

 

所以其實我對其他任何人對於「家庭」的埋怨,也是很不耐煩的。
甚至對其他人的安慰,甚至對其他人對我家庭的「見解」「評論」也是聽不進去。

 

「你們又沒有遇上我這樣的問題,你們的家庭都好好的,怎麼能真的瞭解我!」

 

 

 

我就這樣把自己變成一個可悲可鄙的受害者姿態。

 

 

現在才慢慢公正客觀平靜的看著一切事情。
所有事情發生都有原因,
而那原因來自於,這是我自己選擇來的功課。
明白這一點讓我平靜很多。
讓我不去埋怨別人,更不埋怨自己,
以前對外的埋怨,最後其實是回到自己身上,是對自己的無力埋怨。

 

 

最親密的人給的一定都是自己最需要學的。
我想叫他們一聲爸媽,
是感念他們給我這樣的「環境」去學習。
雖然還在學,而且我想是要學一輩子的,
但至少瞭解了以後,學習才能真正的開始。

 

 

我一直在兩種心態下游移。

 

一個聲音說,妳知道父母是需要討好的,
就算他們再對妳不爽,
妳逢年過節回家討好出現一下,一定會慢慢好轉。

 

不過實情是,
我上次母親節回家,
我爸連看都不看我,吃蛋糕也不下樓,偽裝要睡覺。

 

當下我只覺得很幼稚。
同時也再次印證我的瞭解,年齡絕對跟心智非正比。
只不過我脾氣也很硬,
說真的我一直都不懂什麼叫「討好」,
我會希望周圍的人開心,
如果在我能力範圍做什麼事情可以讓人開心,我會很樂意去做。

 

 

可是前提是,「在我能力範圍內」。
那個範圍包括我內心的意願。

 

我心裡的另一個聲音會說,
我的行為或許帶來了負面不和平的反應,
但,我的功課,也造就我爸媽要做的功課。

 

沒有誰對誰錯,或者,誰該扛責任的問題。

 

 

我一直在想我這樣是不是在逃避。
我看了很多文章。
很多人會勸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以前對這句話超生氣),
爸媽再怎麼生氣,兒女只要瞭解這點,
都該好好安撫父母,
然後最後結言一定會說

 

「你的父母還可以陪你幾年?他們養你這麼大,花那麼多錢,
兒女需要去跟父母計較嗎?」

 

 

我也是掙扎想過這個問題的人,
只是目前仍是無解。
所以我常會想我的行為是不是在逃避,不是在面對,
我放著我爸媽不管,在外面過我自己的逍遙日子,
(雖然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逍遙,
一個人獨立生活其實是很累的事情!)
我會不會等到有天我爸媽真的不在了,我才深深後悔沒有好好陪過他們?

 

(上演在靈堂前長跪,大聲哭喊「我不孝!」的連續劇戲碼)

 

 

老實說我真的設想不到那個「未來」。
我只能說,這個說法目前還是很難讓我按耐,平心靜氣的回家。

 

 

父母可以陪我幾年、我要不要跟父母計較,
老實說我看不出那跟我家庭課題有什麼關連。
我想不想陪父母,父母想不想要我陪,
怎樣叫計較,怎樣叫容忍過度,
這些細節哪有辦法用「想想父母還可以陪你幾年」這個問題就打發掉?

 

 

至少,我承認我修養很差,我辦不到。

 

 

我能做的,是做好我自己這部分的功課。
我不會再充滿怒氣,更不會去恨我的家庭。
我會認真去看我家曾經給我的「愛」,
甚至去看我家的問題,我爸媽的問題,
承認,面對,慢慢往接受邁進。

 

 

只是在外在行為上,我還不知道我要做什麼。
雖然是很想念媽,想念家裡,
不然我不會這樣一直哭。

 

 

不過也許,哭泣代表對家裡還是有羈絆的愛。
不會哭,才慘!

 

 

題外話。
老實說我曾經生氣到覺得,我不想結婚!
參加婚禮時,
看到那種雙方家庭見面,雙方父母站在台上,
新娘跟爸爸一起入場的畫面,
然後要致詞,要感謝父母,
我整個大排斥!

 

直覺覺得那會是個災難,不會上演大和解。
或可能是表面的和解,
但內心深處的結,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想去解了。

 

 

總之放著,是逃避也罷,是不成熟也算了,
(其實有時想想這世界有多少人可以跟別人講「成熟」這兩個字)
反正,我心裡的感覺我要學著不否認,不壓抑。

 

 

媽媽我也想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穗穗平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